close
大年初二,台灣歷史博物館賞鴨,自稱戶外環境解說員的志工過來與我打招呼(其實可能是遊客太少,他很無聊),他說這些鴨是館方將過境未孵化的孤兒蛋撿回來人工復育的第二~第三代,我知他看到後面有一隻外型類似黑面琵鷺的白色鳥類,模樣不像白琵鷺(白鷺鷥),體型像烏骨雞,距離太遠我看不太清楚.
環境解說員很興奮的帶著高倍數望遠鏡頭照相機衝過去拍照,不知道拍到了沒有?
如果真是黑面琵鷺,館方臉書過幾天應該會有照片.
大年初二博物館人潮不多,熱潮已不再,館方可以考慮將怠洪池腹育加以擴大,變成台灣過境候鳥活體動態加靜態戶外展示區,把投幣式望遠鏡架上去,這不是豈不是兩全其美?
不過呢!我以前在館方臉書建議一些事情,他們都推說他們是國立單位,礙於經費與法規,他們無能為力.
例如我曾經建議館方不要向附近幾個裡的里民收門票費,憑身份證入場,結果.....*#@$~
市立古蹟可以,國立博物館開放附近幾個裡里民~不行.
不要以為住在博物館附近會有福利,答案是:否定的
▼紅冠水雞,原來雞也會游泳,水面都是白色蒲公英.
▼ 這些雁鴨沿著岸邊不知道在啄什麼?
▼綠頭雁鴨
▼左邊也不知道在準備加蓋什麼?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